连日来,一场房屋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的行动在永春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我们将集中资源、力量、时间,通过拉网式摸底排查、隐患处置,建立房屋建筑物合规、安全数据库,遏制房屋建设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擅自改变结构和使用功能牟取非法利益等乱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副县长、县房屋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综合协调组组长钱永新说,我县采取“七大招”“把脉”房屋安全隐患,按照急重缓轻,危险先排,安全问题先解决。
两个到位 确保不漏户
“这几栋蘑菇房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日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要尽快拆除。”连日来,石鼓镇全面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对人员密集场所、老旧房屋等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网格化分类摸排,稳步推进隐患房屋处置进度。
“我镇采取网格化对辖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场所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对安全等级为C的,制定整改措施,对安全等级为D的,马上拆除。”石鼓镇副镇长郭生地介绍,目前该镇共摸排、发现安全隐患78处,涉及房屋安全35宗。
按照边查边改,该镇已拆除涉生产经营场所的“两违”建筑5宗、面积560平方米,其中屋顶铁皮搭盖3宗、阳光房2宗;拆除蘑菇房1000多平方米。
“心中有‘数’是做好房屋安全隐患整治的前提。” 县房屋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综合协调组副组长、住建局局长陈志国介绍。
为做到不漏一户,我县按照“两个到位”进行推进。“一方面是乡镇摸排,由22个乡镇和工业园区对辖区率先进行摸排,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 陈志国说,另一方面是部门报送,通过市管、公安、文旅、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负责排查本行业、本领域范围的房屋情况,目前已排查报送1936处,涉及生产经营用房508处。
此外,我县还开通举报热线,接收群众举报。至3月26日,已经收到群众举报件34件。
两大支撑 体检更准确
“有了这张流程图,操作起来就是轻松。”3月26日,在桃城镇桃东社区,该社区负责人拿着流程图说。
桃东社区是县城所在地,各类生产经营场所众多。“原来的处置流程读了半天,愣是没有全部读懂。” 该负责人说。
为了让乡镇特别是社区干部能够看得懂、懂操作,县房屋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指挥部综合协调小组对大排查大整治梳理出流程,制定我县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处置验收工作规程(排查规程、处置规程、验收规程)。同时,为便于直观、操作,将原本的文字版经过“消化”后,编制了处置验收流程图、大数据处置流程图等。
在绘制好流程图的基础上,指挥部还对流程图不断优化。“前段时间,行业部门报送的数据,都是不分重点,统统上报,给我们增加了很多工作量,现在我们要求他们按照几个方面进行剔除,上报的材料就一目了然。”县指挥部大数据组工作人员夏孝节说。
此外,指挥部加大对各乡镇技术指导支撑。“针对镇村技术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情况,县指挥部抽调全县70家建筑施工企业的240名建筑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后,挂钩全县乡镇及工业区。” 陈志国说,此外,县里还聘请3位第三方检测机构专家驻点永春,落实技术保障,稳步推进摸底排查工作,并聘请具有建筑专业高级职称的退休干部和原来建筑企业的技术人才18名,组建成县级技术服务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三个优先 整治不延误
3月19日,位于达埔镇的岩峰小学旧教学楼四周围起了警戒线,工人正在对该教学楼进行拆除。
该教学楼为石头结构,建于上世纪80年代,建筑面积为360平方米,共四层,此前被鉴定为D级危房。
“镇里通过对国有资产的房屋进行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立即给予拆除。”达埔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旧教学楼拆除后,将改建为学校的停车场,方便群众接送小孩。
为了更好地推动房屋大排查大整治,我县明确三个优先,即公产优先、宣传优先、典型整治优先。
“公产优先主要是由主管部门和产权部门牵头,率先对涉及国有资产的房屋进行排查,了解改变用途、改变结构情况。”陈志国介绍。
我县还采取典型整治优先,围绕重点区域(县城区、城郊结合部、大乡镇)、重点场所、群众反应比较激烈、明显存在重大危险、人群聚集多的房屋率先进行处置。“目前,共确定首批6宗房屋作为整治典型开展整治,造严声势。”陈志国说。
□ 记者 陈博文 通讯员 施由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