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县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以来,岵山镇的各级干部十分忙碌,走街串巷,行阡陌,入深山,通过“一网(网格员)三排(三次排查)三比(三项比对)”等方法,达到现有门牌核实率98%和无门牌杂房个数+现有门牌号个数>派出所门牌号个数等两项数据指标,力争实现“三不漏”目标——居住房屋不漏人,各类杂房不漏排,内业数据不漏统,确保网格全覆盖,排查无死角。连日来,他们用脚步走出了一系列数字。
截至5月6日,全镇累计完成6633宗房屋安全排查,排查出隐患208个,已完成整改196个,整改率达94.23%。
三排 区域排查,对号入座
5月13日,位于磻溪村6组的村民老陈再次在家里见到了郑素凤一行人,他们来到老陈设在屋后不到6平米的鸡圈,认真登记鸡圈的信息,指出其中安全隐患,还帮他一起加固顶棚,这让老陈的心暖暖的。
“他们两周到我家三四次了,查看门牌号,询问居住情况。”老陈介绍,房子是他兄弟俩翻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后来,后辈分家,门牌号也就多了,入村排查人员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四处查看房屋的结构、墙体,连几间空置的柴火房也不放过,还提醒他及时修复破损的瓦片,以保护土坯墙体。
“老陈的房屋时间较久,古厝与新房连体,部分杂房、鸡圈没有门牌,存在检查遗漏的可能,仅靠一次排查远远不够的。”为了将全镇房屋安全隐患翻个底朝天,该镇下了大功夫,实行三级网格化,以挂钩领导、工作队长、村主干为网格员,走访全镇所有的房屋,作为网格员的郑素凤谈起多次上门的缘由时说。
或地处偏远,或一栋多户,或产权不明晰,或附带杂房……像老陈房子这样比较复杂、甚至更复杂的房子,在岵山镇比比皆是。面对着这样复杂的情况,网格员以“户”“门牌号”“栋”为单位先后实施三轮的摸排工作,了解每项数据的来源及统计口径,充分分析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排查一栋不漏。
据了解,首轮摸排中,岵山镇三级网格员走街串户,共排查出688栋;在第二轮摸排中,按门牌号进行查找,对“号”入座,由此增加了48宗有门牌号的非房屋类杂房,摸排出251宗没有门牌号的杂房;在第三轮摸排中,将多间店面连为一体、多出口大古厝均算为一栋,创新排查方式,由村民小组排查切换至分区域排查,逐栋计数,以消除小组交界处的漏排现象,此次摸排房屋达888栋,其中有门牌号的房屋672栋,无门牌号的杂房216栋,小于10平方米的杂房及鸡鸭禽舍没列入房屋计数的有35栋。
三比 大浪淘沙,按图索骥
在铺下村的一处山上的荔枝林旁,两栋房子被掩没在春草中。挂钩铺下村的镇干部郑晓雅一行人费了很大劲,终于看到了庐山真面目,松了一口气,马上拍照并登记相关信息。
这栋房子年代久远,是原生产队开荒时遗留下来的,久无人居住,早已荒废在绿海中。因位置比较偏,未进入此前排查人员的视线。
郑晓雅能找到这栋房子,靠的是卫星遥感技术。在卫星图片上,她比对着排查出来的房屋,发现该栋房子遗漏了,于是便按照卫星图片上的方位进行查找。
据悉,除了“三排”外,该镇还实行“三比”排查法,采用新旧对比、公安对比、卫片对比等手段进行对比分析,达到“居住房屋不漏人、各类杂房不漏排、内业数据不漏统”的排查目标。
据了解,该镇将去年省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数据作对比,以门牌号为主导共摸排879宗,并将此作为第二轮排查的底数。随后,按照公安部门提供的971个门牌号再度逐一分析,发现还有18个缺口,经过查找发现,缺失的原因是群众未张贴门牌号或门牌号脱落。
“按号找屋,还有一定的缺陷,按图索骥,则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岵山镇党委书记周智鸿说,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所有杂房不论有无门牌号,在卫片图上均有体现,该镇通过土地卫片图斑对比,全村无门牌号杂房共251处,目前已全部找到,并登记在册。 □ 记者 叶国强 |